焦、 焦乱、 焦了尾巴梢子、 焦侥、 焦元、 焦先、 焦冥、 焦切、 焦剌剌、 焦劳、 焦勤、 焦化、 焦卷、 焦原、 焦味、 焦响、 焦唇、 焦唇干肺、 焦唇干舌、 焦唇敝舌、 焦唣、 焦噪、 焦圈儿、 焦土、 焦坎、 焦坑、 焦坼、 焦墨、 焦头、 焦头烂额、 焦子、 焦害、 焦寝、 焦尽、 焦尾、 焦尾枯桐、 焦尾琴、 焦尾靶、 焦山、 焦峣、 焦崖阁、 焦巴巴、 焦干、 焦平面、 焦府、 焦心热中、 焦忧、 焦思、 焦思苦虑、 焦急、 焦恻、 焦情、 焦愁、 焦懆、 焦拳、 焦旱、 焦明、 焦暑、 焦月、 焦朋、 焦朽、 焦杀、 焦杯、 焦枝铁路、 焦枣、 焦枯、 焦核、 焦桐、 焦梧桐、 焦死、 焦毁、 焦比、 焦沙烂石、 焦没、 焦沸、 焦油、 焦涸、 焦渴、 焦溺、 焦火、 焦灭、 焦灼、 焦炉、 焦炎、 焦炙、 焦炭、 焦点、 焦烁、 焦烂、 焦烟、 焦烦、 焦热、 焦焦、 焦然、 焦煎、 焦煤、 焦煳煳、 焦熬、 焦熬投石、 焦燎、 焦燥、 焦瘁、 焦瘦、 焦皂、 焦盆、 焦眉愁眼、 焦眉皱眼、 焦眉苦脸、 焦石、 焦砟、 焦碎、 焦神、 焦竭、 焦笔、 焦糊、 焦糖、 焦糜、 焦红、 焦耳、 焦耳定律、 焦耳热功当量实验、 焦耳楞次定律、 焦聒、 焦肺、 焦脆、 焦腐、 焦臭、 焦芽、 焦苦、 焦茅、 焦萧、 焦蒿、 焦虑、 焦螟、 焦衰、 焦裂、 焦距、 焦躁、 焦躁不安、 焦辣辣、 焦达峰、 焦达峰(1887-1911)、 焦迫、 焦金流石、 焦金烁石、 焦釜、 焦闷、 焦雷、 焦霹雳、 焦面王、 焦额、 焦饭、 焦鬲、 焦魂、 焦黄、 焦黑
一片焦土、 三尺焦桐、 劳心焦思、 劳身焦思、 变焦距镜头、 唇焦口燥、 唇焦舌干、 唇焦舌敝、 喉焦唇干、 头焦额烂、 宵旰焦劳、 宽焦薄脆、 心焦如火、 心焦如焚、 心焦火燎、 怨怨焦焦、 憋憋焦焦、 毛焦火辣、 漏瓮沃焦釜、 炼焦炉、 烂额焦头、 煤焦油、 神焦鬼烂、 聒聒焦焦、 苦心焦思、 苦身焦思、 辣焦焦、 雕虎焦原、 面额焦烂、 黄天焦日、 黄焦焦
三焦、 上焦、 下焦、 中焦、 发焦、 口干舌焦、 团焦、 婆焦、 婆饼焦、 宽焦、 对焦、 巴焦、 干焦、 心焦、 忧焦、 怨怨焦焦、 憋憋焦焦、 枯焦、 沃焦、 灼焦、 炙勃焦、 炼焦、 焦、 焦焦、 熨斗焦、 爨下焦、 石油焦、 管秃唇焦、 结焦、 老实八焦、 老实巴焦、 聒聒焦焦、 聚焦、 舌敝唇焦、 苦焦、 茅焦、 调焦、 跋焦、 辣焦焦、 近火先焦、 遗焦、 金焦、 针状焦、 铜焦、 锅焦、 闲焦、 鬼烂神焦、 黄焦焦
焦的拼音:jiāo,阴平调,声母为j,韵母为iāo。
焦的繁体字:焦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焦的部首:灬部。
焦的笔画:12画;焦字繁体字多少画:12画;焦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2画。
焦的笔顺:焦的笔画顺序为ノ一ノ一一一一一ノノノ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书写为撇、横、撇、横、横、横、横、横、撇、撇、撇、撇、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焦字五行属什么:属火;与焦字相同五行属火的起名用字有:晓、丽、明、志、玲等五行属火的字。
焦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2963人次
焦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爽快、开朗、名声响亮之意。
焦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百折不挠、乐于助人、昂然不屈之意。
焦字取名的含义:焦字含义为焦点、焦灼、焦脆、干燥之义。
好听的带焦的名字:
焦跃、 雪焦、 海焦、 雨焦、 焦龙、 焦义、 庆焦、 宸焦
焦拼音 jiāo 焦部首 灬 焦笔画 12 注音 ㄐㄧㄠ 繁体字 焦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撇竖捺横横横竖横捺捺捺捺 焦的意思、基本信息 焦五笔86:WYOU 焦五笔98:WYOU 五行:火 UniCode:U+7126 四角号码:20331 仓颉:OGF GBK编码:BDB9 规范汉字:2695 焦的解释● 焦
jiāo ㄐㄧㄠˉ
◎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焦土。焦头烂额。
◎ 烦躁,着急: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
◎ 酥,脆:焦脆。焦枣。
◎ 喻干燥到极点: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焦炭。焦煤。焦炼。
◎ 姓。
英文翻译
◎ 焦
anxious burnt charred worrie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焦 jiāo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 同本义 [charred;burnt;scorched]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3)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4) 干枯;枯焦 [withered;desiccated]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5) 又如: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6) 叫喊,吵闹 [cry; noise]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词性变化
◎ 焦 jiāo
〈词性:形〉
(1) 着急 [worry]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儒林外史》
(2) 又如: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3) 干燥 [dry]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烧焦的 [burnt;charre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酥,脆 [fragil]。如:麻花炸得真焦
◎ 焦 jiāo
〈词性:名〉
(1) 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charred taste]
焦,臭也。——《广雅》
其臭焦。——《礼记·月令》
(2) 如: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3) 焦炭 [coke]。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4) [中医]∶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 [warmer]。如:三焦;下焦
(5) 焦点 [focus]。如:焦距
(6) 三焦 [triple warmer]。如:焦原
(7) 焦耳的简称 [joule]——符号J
(8) 古国名 [Jiao state]。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
[①][jiāo]
[《廣韻》即消切,平宵,精。]
(1)谓物体受剧热后失去水分,变成黄黑色,并发脆、发硬。
(2)指烧焦。
(3)锅巴。
(4)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5)黄黑色。
(6)指焦炭。
(7)干燥;干枯。
(8)引申为枯竭。
(9)酥;脆。
(10)卷曲。
(11)着急,担忧。
(12)吵闹。
(13)中心点。参见“焦點”、“焦距”。
(14)见“焦嶢”。
(15)见“焦焦”。
(16)礁。
(17)通“巢”。
(18)通“爝”。炬。参见“焦火”。
(19)古代的金属炊器。军中用以夜间敲击报更。
(20)中医学名词。六腑之一。
(21)古国名。周初封国,春秋为晋邑,后属魏。在今河南省陕县南。
(22)姓。
[②][qiáo]
[《集韻》慈焦切,平宵,從。]
(1)通“譙”。
(2)通“憔”。参见“焦2瘁”。
(3)用同“瞧”。
音韵参考
[广 韵]:即消切,下平4宵,jiāo,效開三平宵A精
[平水韵]:下平二萧
[粤 语]:ziu1
[闽南语]:chau1,chiau1,ta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